老子的心理衛生觀

*關銳煊教授 | 2007年12月

  老子在《道德經》中亦說過不少屬於修養身心的學問。現謹選取較有意義的幾句,逐一加以詮釋如後: 

  老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這兩句話,就是要人拋開自己的利益,不得常常以自己為首要,一個神智清明的人,就是以淡泊的心理,能清除許多愁慮和煩惱。又再說:「強梁者不得其死」。當我們看見強梁的人,總要竭力讓他,避之唯恐不遠,決不要和他作鬥,因為這種人,總歸是不得善報的。亦曾說過:「罪莫大於可慾,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這幾句話,是心理衛生上,最有意義的話。所謂不見可慾,其心不亂,所以我們對黃金美鈔以及美色當前,不要看得太認真。人生最大的禍根,由於不知足,最大的傷身,在於貪得無厭。所以知足的「足」字,最為要緊。況且,「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這寥寥十二個字,說明了做人如果能「知足」,「知止」就可以長樂永康了。 

  老子說:「生死無變於自己」。這句話表明了人對生死要以強烈的意志去應付。這對有病的人更是要緊,任何人一旦有疾病,就要以這種意志來克服情緒,一點不要驚慌,一點不要着急,有許多人,病還沒有到危險地位,心已急到垂死的情況了。有許多人聽見人家說因心臟病死亡,就恐怕自己也會有心臟病,聽見人家因肝病而死,他也會急着查看自己是否有肝病,聽到人家因癌病而死,又會疑心自己有癌病,弄得天天不安,這又何苦呢? 

  此外他又說:「寵辱不驚」。這就是喜怒不介於心,人家有一句侮辱你的話,你祇當聽不見,人家對你有讚美的話,你也該唯唯否否,不要為了一言不合,氣出一場毛病來。

  本來任何一個人,受到別人頌讚和寵愛,應該很高興的,但是高興也應該有一個限度,不能因為受到別人稱頌之後,發生一種傲態、驕態、以及狂妄之態,這反會教人萌起不良的反應,結果搞到大家不開心,這又與心理衛生大大的違背了。一個人受到大家的侮辱,也要處之泰然,沒有什麼驚駭,沒有什麼煩惱,沒有什麼恐懼,要研究被侮辱的原因,講得對的,該要接受,講得錯的,也不妨一笑了之。

  老子的《道德經》,也可算是我國提倡心理衛生上一部最古的書。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