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養老、誰來定分界

*馬錦華 | 2008年11月

  特首於早前的施政報告中引發了一個充滿了爭議性的話題:生果金將引入資產及入息審查。結果引來噓聲四起,不單長者嘮氣,立法會議員,社會人士等均異口同聲嘖責政府涼薄,並對政府擬將原本是敬老的生果金,轉為類似綜援的養老金,實是偷天換日,傷害了老人家的感情之餘、更是本末倒置!

  那麼、究竟生果金引入審查機制,想達到甚麼目的或果效呢!其實,說穿了都是資源問題,還有,筆者亦好奇,為甚麼政府或一般社會人士、都好像對未來長者的情況豪無掌握似的:莫非未來十年、二十年的長者情況,仍會像現今一代的長者般的貧窮、資源短缺,好像他們星是二十年不變的嗎!筆者絕對相信,隨著本港於二零零零年十二月全面推行強積金後,各位就業人士都已開始為自己退休後開始積殼防饑,有所準備;再加上現今未來年老的一輩都較己的父母更緊張自己的健康,屆時的長者、一定較現今的更會為自己的年老生活需要有更好準備、故需要倚靠政府幫助者一定不會比現在的多,除非又來一次全球金融海嘯又難說了!

  筆者見到一位明年便近七十的退休公務員,他是第一位我遇見,且又反對將生果金加到一千元的長者。他表示根本生果金只是想帶出敬老的下點兒心意,因此不需要太多、只要一兩百便可意了。當然,既是一個心意,便不應有甚麼所謂的資產入息審查!至於那些經濟困難的長者,政府便應責成其家人先承擔養老的責任,除非他是真正的無依獨老、那政府或市民大眾便應施以援手,助其度過餘生。對他來說,養老就是養老、不應和敬老混淆。

  另一位長者則十分不滿的表示,“敬老敬老,二十多年都是得那麼少的生果金,但近一年來的通脹和物價標昇,現在只靠生果金過活,真是每日只得二十多元可動用,平日身體沒甚病痛還勉強,但如有病要看醫生,那便要節衣縮食,才可挨過。”

  對於這些單靠生果金養活的長者來說,筆者絕對贊成,亦認同社會應有責任,迫切地為他們提供即時的援助。其實,最實際是為他們提供醫療減免甚或全免的安排。這樣,他們便能以將會提昇到一千元的生果金養老。

  然而,要徹底減去長者們對將生果金變為養老金的抗拒,政府亦應考慮設立特困長者援助金,因一般長者不願、亦不獲家人贊同申領綜援,這新名稱的特困長者援助金便可將兩者清楚區分,以減低當中因起的矛盾。

  敬老、養老、都是一個號稱關懷和愛的社會應有的態度,亦惟有如此,我們才能和平、融洽共處,同建一個長者友善的香港社會。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