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飲食衛生

*那打素社康護理部 | 2008年06月

在日常飲食中能吸收到合適的營養才能增强抵抗力,防止疾病,保持身體健康。飲食無度與營養失調,往往會引起不良後果。

老年人因其消化器官機能的衰退,例如牙齒脫落、腸胃蠕動緩慢、吸收力弱等,加上對食物的喜惡偏好;如果在選擇食物和烹調方法上不注意,很容易引致營養不良、抵抗力弱。

在食物營養的需求上,老年人比青年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增强身體的抵抗力;同時由於活動力減弱,對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會降低,進食糖類和澱粉質不宜過量,以免身體發胖,而容易引致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等。此外易生氣體的食物例如洋葱、韮菜、蕃薯等不宜多吃,以免腸胃充氣,引致不適,還要避免刺激性及過甜和過鹹的食物。所以,在選擇食物時,如能考慮到以上這幾點,對老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老年人每天所需的食物,應包括以下四類:

一、魚、牛奶、雞蛋、瘦肉類、家禽、豆品、肝臟等,此等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能幫助身體修補細胞,助紅血球之生長,鞏固牙齒及骨骼,補充消耗。
份量:肉類大約每天四至五兩,牛奶一至二杯。

二、瓜菓、蔬菜類:例如各類蔬菜、紅蘿蔔、蕃茄、青豆、橙及各類生菓等,含有豐富之纖維素、維他命及水份,能增强抵抗力、增加腸道之蠕動,助腸道通暢,減少便秘。
份量:蔬菜每天約六至十二兩,水果每天最好一至二個。

三、水份(包括湯、菓汁、茶、開水) 每天六至八杯,因足夠之水份可幫助消化及排洩體內廢物。

四、五穀、油類:例如飯、麵包、各類油,能供給體力去進行日常生活,但過量進食會引致肥胖。

在烹調方面,食物宜切碎,去骨或煮稔,以方便咀嚼及易於消化,避免煎炸、油膩的烹調法,以蒸、炆、白灼為適合。

除適當的選擇食物和烹調法外,還要注意食物衛生,食物要徹底洗淨,特別是蔬菜和肉類,避免吃生的食物,煮熟之食物要趁熱吃,剩餘餸菜要放入雪櫃或紗櫃,隔夜餸菜要重新煮滾,食水要煮沸方可飲用,煮食及吃飯前大小便後都要洗手。

老年人要身心健康,除了要在飲食方面注意外,還要維持適量運動,有足夠的睡眠,避免煙酒的刺激,保持適當的體重和心境開朗,這樣才能延年益壽。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