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

* 魯柏 | 2007年10月

  好些對兒孫仍然要求保持舊日廿四孝傳統的人,自然不時的發出喟嘆,他們忽略了,孝心也有時代性的。若以飲食來作比喻,往日的孝順形式是燒賣蝦餃與雲吞麵,今日則是快餐,因此,不是說今日的年青人完全沒有孝心,祇是表現方式不同吧了。日前與一位報界前輩(已故)的太太見面,她的女兒同來。這位小姐以前由香港到加拿大留學,定居下來,申請媽媽來加團聚,却以為近幾年加國經濟情形不大好,返回香港工作,收入不錯。現在又伴着母親回來,為了避免母親獨居寂寞,乏人照顧,辭了香港那份工,在她個人來說,這也是一種犧牲。另外一位小姐,是空中小姐,有機會到處飛,那次來到溫哥華,發覺她用錢很「小心」,樣樣都說「太貴了」。可是,如果看到貓頭鷹的擺設,一定買下來,因為她的母親對貓頭鷹有特殊愛好。聽說,她媽媽至今已擁有許多個。為人母者,看到那些貓頭鷹擺設,自然想到女兒,心裡會一陣甜蜜。我以為,每個中國血統的年輕人都有孝心,不過由於性格不同(內向外向),學識不同,對表達孝心的方法也不同,外向的多數善於表演,似乎極容易得到父母歡心。有些父母說:「即使他口不對心,但是那一刻也令我開心。」人無論年輕到年老,都愛受人哄騙的。內向的人心中做事,他們對父母孝順不着重形式。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