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

* 金 刀 | 2007年12月

  有個朋友,年過六十,身體肥胖,一向習慣過「豪華生活」,尤其喜歡「食好野」,食指一動,便要到酒家去。

  所謂「好野」,不離鮑參翅肚。朋友有一子一女,女兒講實際,信科學,時時勸媽媽少吃一點,以免後患;朋友同時又愛吸香煙,現在推行「反吸煙運動」,女兒勸她及時戒掉,這些話,自然是忠言逆耳;兒子是個浪漫派,對媽媽說:你年紀大了,怕得幾多,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還時時買包香煙送與母親;如果你是個母親,你喜歡那一個孩子呢?

  一般母親總是不免重男輕女,兒子當然比女兒好,何況又如此孝順。古人不是說過麼?物質上的孝順不及精神上的。勸媽媽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不是孝順仔麼?有些人是反對科學的,更令人同情。

  好吧,我們且看看古人對這種態度有什麼批評。古人說: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人以姑息。又有一說:飲食尤當謹慎,夫老人內虛脾弱,險虧性急。內虛胃熱則易飢而思食;脾弱難化則食巳而再飽。陰虛難降則氣鬱而成疾。若以所愛,轉為所害,恐非君子之所謂孝與敬也。

  你看,古人並非沒有科學頭腦,亦非主張愚孝.但是世人總喜歡順自己心意的人,如果是子女,說他們孝順;如果是朋友,說他們近人情;如果是鄰人,則說他們懂事,相信今天最令人反感的事便是勸人不可吸香煙,精仔都不提。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