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善者天報之以福。
 
 
 
二○○七年十一月

*香港經濟日報 15-08-07
梁玳寧

長者們的天使

  資深新聞界人士李錦洪在聖雅各福群會出版的《松柏之聲》,以「四不」向長者致勉,即使不是長者,也可照單全收呢。

  那「四不」包括:不作無謂比較,不強求奢望擁有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作負面思想和說話,不記隔宿仇。

  《松柏之聲》由一九七六年開始出版,免費贈閱,每月刊印數萬冊,喜見它彩色精印,內容豐富,第四代編輯陳炳麟居功不少。我知這些年來陳君為這長者讀物費盡心力,其中最艱辛的一項工作是「撲水」解財困,外間不知《松柏之聲》可收廣告,其讀者都有知識水平,若在其上刊廣告,效益應該是不錯的。

  聽說前些時陳炳麟因做義工有佳績,所以獲國外機構頒予獎銜。問是甚麼獎?陳君竟答:「唔記得係乜獎咯,拜託你至緊要幫我介紹o下個『電費助貧弱計劃』。」

  他指出,大部分長者會患上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慢性疾病,如肺氣腫,須靠儀器保持呼吸舒暢和維持生命,單靠向「兩電」申請的百多元電費資助,遠不夠維持那額外的電費開銷,所以,須求各界施以援手,熱心人士可電8107-8324。

  陳炳麟的職業是社工,但他在假日的自己時間,做義工做得更加起勁。能讓老人安心「睇門口」,甚至危急時能救一命的「平安鐘」,就是由他策劃推行的。此外,尚有老人攝影服務,為屋h獨居老人免費影大頭靚相和代辦後事,讓他們了無牽掛。名攝影家陳偉強曾相助多年。

  他召集一群熱心三行工友,免費為貧困、孤單的長者維修水喉、電器、裝置照明、廁所扶手,甚至簡單裝修,由一九九一年至今,不知曾為多少老人家解決了困難。

  一次,我見陳炳麟抓著大疊工友電話號碼紙,雖已聲嘶力竭,還是狂打電話,安排周末維修「柯打」,包括為居於偏遠小島的婆婆修漏水屋簷,忽覺此君頭上有一圈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