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為至寶,一生享用不盡。
 
 
 
二○○七年十月

*東方日報 19-10-07

長者賞紙棺
讚又靚又環保

  【本報訊】死亡向是中國人傳統忌諱,但新一代長者亦會關注他們過身後的安排,慈善團體昨日舉辦新式棺材——紙棺展覽,就吸引五百名長者入場參觀,不少更不避諱伸手摸紙棺,大讚漂亮環保且值得採用。更有年長夫婦無懼「埭癟驉v,相繼走進模擬棺木,體驗百年歸老的一天,最後因對生命有新體會,想到有朝一日要離開人世而相擁而泣,場面感人。

  名為「紙觀賞•賞紙棺」的展覽展出十多副由外國引入的紙棺,製造地區包括內地、韓國及加拿大等。主辦機構聖雅各福群會高級經理李玉芝表示,中國孝子向來重視對父母的生養死葬,但不少孝子視死葬為忌諱,甚少與父母談及,希望透過今次紙棺展覽活動打破忌諱:「事實上,對死亡有恐懼和禁忌的,多數是年輕人,他們往往迴避同父母討論身後事,以為講這類話等同咒佢死,結果父母身體健壯時不提不講,病重後就更加唔講。其實好多長者都想同子女分享他們心目中的葬禮。」

模擬棺材經歷死亡

  由五位香港理工大學多媒體及數碼娛樂科碩士課程畢業生製作的模擬棺材,亦成場內另一焦點。製作人之一黎岱宏說,整個「埭癟驉v過程需時三分鐘,市民首先需整個人啈b棺材內再「蓋棺」,安裝在棺蓋內的銀幕便會近距離播出死後的模擬影像,包括死人化妝、奠堂情況及落葬情景,同時不停提出關於死亡的問題,如「你最希望甚麼人出席葬禮」、「甚麼人對你最重要」等等,令市民如同親歷死亡過程。

  棺木都可以出租?昨日舉行的「紙觀賞•賞紙棺」展覽,以來自加拿大的紙棺惹來最多爭議聲,整個紙棺分為兩部分,內膽為紙棺,外膽用上橡木,由於屍體只會連同紙製內膽一起火化,外膽變相可以循環再用及再出租,但有長者即時嫌棄:「有人埳L,點得架!」

 
 

*明報 08-10-07
陳惜姿

電費助貧弱

  天氣熱,我們開冷氣機像入門口開燈一樣自然。但對很多人來說,冷氣的開支其實不易應付。

  這陣子逛商場,看見僅有的幾張長椅,總是被老人家長期佔領。有次我坐在他們旁邊閒聊,方知他們一坐就是一整天,因為家媢磞b太熱。

  健康的,天氣熱最多辛苦一點,但對長期病患者來說,那可是生命攸關的事。原來患有心腦血管疾、慢性肝腎疾病,正在吃精神科藥物或去水丸的病人,特別不宜在高溫潮濕環境生活,否則會影響情緒,進而加深病情。

  人的生命長了,卻不代表到70、80歲仍然健康。我有個老人科醫生朋友常常慨嘆,不知救回這些老人家,是對他們好,還是只延長他們的痛苦。

  有些獨居的長期病患者,長期依賴呼吸機、睡眠窒息機生活。他們每月才領 2000 多元綜援金,但就是電費也要好幾百元。這些都是活命的機器,電費不可以省,但綜援金又不包括,他們唯有再節衣縮食。

  一向好心的聖雅各福群會陳炳麟就想到,叫善長捐錢資助老人的電費,計劃名為「電費助貧弱」。計劃在兩個月前正式開始,現時受助的長者不到 20 人,全是領綜援老人,大都住在深水鶨M油麻地。香港島的電費特別貴,但受助人也特別少,只有兩三個。我笑說,窮人都住不起香港島了。

  其實聖雅各早年開始了「電器贈長者」的服務,至今已是分別送出超過仟部風扇和雪櫃,但冷氣機只送了不超過 10 部。送雪櫃,是讓他們保持食物新鮮 (老人一味R隨時吃五六餐),減少食物中毒的機會。風扇比冷氣機好,因為就是裝了冷氣機,他們也捨不得開。與活命機器相比,冷氣機只是奢侈品,資助他們的電費,更為實際。

   有意捐款者請直接致電陳炳麟: 8107 8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