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刊 11-04-07
*關惠玲
食雞的 QUOTA 沒有了
自白者簡介:陳炳麟,做了三十年社工,一直在灣仔聖雅各福群會工作。統籌協助長者家居維修、收集及送贈電器給無依老人,及老人報紙《松柏之聲》總編輯,現在還負責整個機構的企業拓展工作。
爸爸是地主,所有財產都在文革沒有了,一家人只有一個睡覺的地方,以番薯充飢,有時還要捱餓。七八歲來香港之前,從不知道肉食的鮮味。唯一的財產是一隻小雞,母親說等牠長大,便可以拿去賣錢。不過,雞未長大,我們便申請到香港,來港前夕,媽媽說:「不用等牠長大了,宰了來吃吧。」於是一家人圍著分吃,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食雞肉,那種鮮味,久久不能忘懷。
可能是因為童年這次的經歷,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十分鍾意食雞,幾乎達到無雞不歡的地步,一個人可以食半隻,無論蒸的、炸的、炆的,都可以大口大口吃,喜歡那種齒頰留香的滋味。有時未到吃飯時間,走過肯德基,都會忍不住買件來吃,友人都笑我是雞癡!
幾年前患鼻咽癌,僥倖撿回一命,與雞的緣份便盡了。中醫說雞很燥,會影響病情,我不敢再吃。
從沒想過有一日,會突然失去這人生的滋味,原來今日擁有的很多東西,冥冥中都是有配額的,用完了,便不想再要。慢慢地,原來不吃也沒所謂,因為我更重視自己的健康。有次誤把雞肉當豬肉,吃了一碗肉炒飯,知道後反而釋然:「都是那個味道而已。」
後生時愛飛單車,在兩架電車中間呼嘯而過,覺得自己大把青春,不怕向死神挑戰。到死過翻生,才知道人去到某些年紀,本來覺得好重要的事情,也會突然無晒興趣。
到今日,自己的物質慾望,已降至有飯食、有衫著就夠的無求境界。
做老人服務,可以幫別人完成他未滿足的配額,哪怕是送他一把風扇、替他做點裝修、剪剪頭髮,滿足他們想要的基本生活質素。
我一直需要大量義工,例如長者家居維修、復康用具回收及修理、理髮及攝影、「後顧無憂」殯儀殮葬委託服務、《松柏之聲》等,尤其熟悉裝修、水電安裝、剪髮、攝影、電腦操作,或想捐款的人士,都可致電我手提8107-8324,二十四小時都開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