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之福,如點燈,愈點愈少;將來之福,如添油,愈添愈多。
 
 
 
二○○七年二月

*陳博志

家居維修義工顯愛心


廖伯伯非常感激義工的幫忙,助他安渡嚴冬。

  八十六歲廖伯,五十年前與父親在青山灣興建了一間屋子,屋子小小的,一廳一房,屋子經過歲月的洗禮,已變得破爛,近10個門窗都被風吹起的石子打爛了,一個一個孔,郊區特別冷,大風吹入屋內,劉伯就得捱冷:「風大時就特別凍,要著好多衫睡覺」。

  奈何依靠綜援過活的劉伯,每月領取二千多元,難有餘錢找人來修補。不過,有一天有五、六名裝修師傅為他帶來溫暖,他們帶齊工具,為廖伯修補他的小屋。

  其中一名義工李師傅,已非年輕小子,他今年己七十四歲,一向從事遊艇裝修,剛退休兩年,但子女都在新加坡,他過去十多年都一直做義工,為有需要人士伸出援手。

  李師傅說:「孩子都長大了,自己就做了十多年義工,依家好希望盡點力,為有需要的無依者服務,希望做得一日得一日啦」。他嘆現時很少年輕人願意加入義工行列,而有關義工的宣傳也不足夠;他認為,若五十多歲就退休,之後還有很多歲月可以投身義工,貢獻社會。

  當天五、六名師傅你一手我一腳,就把廖伯的屋子維修好了,不再受寒風吹襲。另一名有份維修的樊師傅,也是裝修判頭,他周日會當義工,協助有需要人士維修水電,他認為「好有意義」,還鼓勵一班伙記一齊來。

  為廖伯提供家居維修服務的是聖雅各福群會,負責此服務的社工陳炳麟表示,義工隊於九一年成立,至今約有三百五十名義工,大部分為裝修專業人士。該會透過地區組織,了解到那些長者有需要幫忙,如換水喉,裝電器等都可聯絡他們,每年為約一千四百宗求助人士提供服務,義工隊的義工精神無遠弗界,不時都會去鄉郊偏避地方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