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 然 厭 真 空 」 之 諺 , 源 於 古 人 一 般 相
信 自 然 界 不 存 在 真 空 狀 態 。 這 個 諺 語 的 意 思 是
說 人 類 的 心 也 沒 有 真 空 狀 態 存 在 , 我 們 心 中 不
是 想 這 , 就 是 想 那 , 不 停 地 想 念 。 一 個 人 的 想
念 有 善 有 惡 , 既 非 常 空 , 則 無 善 念 時 必 有 惡 念
。 古 人 有 「 君 子 慎 獨 」 之 訓 , 一 個 人 獨 自 靜 坐
時 , 要 小 心 謹 慎 , 勿 使 惡 念 佔 取 了 心 的 空 間 ,
要 充 滿 善 心 , 常 留 空 間 。
上 了 年 紀 的 人 , 有 時 感 到 心 中 空 洞 , 該
記 住 常 令 善 念 充 滿 此 心 , 不 致 有 「 真 空 」 感 。
◆ 阿 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