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居家養老淪為口號?*古大明 | 2011年03月立法會(社會福利界)張國柱議員辦事處屬下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關注組,在2011年3月10日舉辦了一個名為《長者社區照顧服務的前路》的交流會,出席的嘉賓包括梁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梁智鴻醫生、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系副教授徐永德博士、及社會福利署安老服務科總社會福利主任顏文波先生,吸引了120名社工及長者出席,討論熱烈。 顏先生首先介紹了香港長者社區照顧服務的情況,並重申今年財政預算案中的建議,包括增加每年7,600萬元經常撥款,額外提供約1 700個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名額及增撥每年1億4,800萬元經常撥款,將「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常規化擴展至全港。徐教授則介紹由他負責的調查研究報告將於今年6月提交給政府,內容是探討資助模式及資格審核標準,並推算2016年的服務需要。 粱醫生則分享指出安老事務委員會在3、4年前已察覺醫(院)社(區)間的的不協調,曾用了9500萬元探討醫社合作,為期3年。他說醫院的任務是讓長者恢復基本獨立生活能力後,交回社區照顧。醫院提供8星期照顧後,回返社區照顧是否就能「接到」?他說,社工大都告訴他不行。雖然社會都同意「家居安老為主,院舍照顧為輔」,但現時的配套是有問題。他又指出,香港資助院舍滿額排長龍,私營院舍卻很多空位;如何促進兩者之間的合作是值得探討的。 現場有社工分享,說社工也有「三無」境況:對長者長時間輪候無奈、基於資源所限感到無助、漸漸感到自己無能。另一社工則指,政府說加強「照顧服務」,但不是加強最需要的普通程度長者服務如陪診、送飯。 張國柱議員批評,早於去年年財政預算案中已表示已預留5,500萬元的奬劵基金在九龍區推行「長者家居護理試驗計劃」,為正在輪候護養院宿位的長者提供「家居照顧服務」,當時服務機構已反映現時各類長者社區照顧服務的配套失調和推行困難。今次預算案的所謂改善措施可說是搔不著癢處。張國柱說,從這4個月辦事處舉辦的3次活動都有過百人參加,可見業界對服務不足的關注是很高的,他促請政府要正視人口老化的逼切性,不要「懶懶閑」,儘早就香港社會福利作長遠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