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人是長期病患者

衛生署長者服務 | 2007年02月

  當家人患有長期病,例如心臟病、糖尿病、中風、哮喘、精神病、類風濕關節炎、柏金遜症…等等時,由於患者需要長期依賴藥物來控制病情,加上要定時覆診以及在飲食,甚至生活習慣上作出種種調節,所以無論對於長期病患者本身,抑或是其家人,在起居飲食,以至彼此相處上都會造成壓力,需要很多的適應。

  其實只要病情控制得宜,很多長期病患者都能過正常和健康的生活。作為其家人或照顧者,只要多一些體諒、溝通和協助,便可以大大幫助患者控制病情,以至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質素都得到改善。

體諒

  定時按醫生指示服藥是控制長期病患者病情的關鍵。然而並不是所有患者(尤其是長者)都能做到正確服藥這一點,這可能是病人不願意服藥,也可能是病人不能夠按指示服藥。

  不願意服藥的原因:

(1) 病人未能明白服食各種藥物的需要;

(2) 藥物本身的副作用;

(3) 藥物種類、服食時間和次數繁複,令病人深感不便。

  不能夠按指示服藥的原因:

  長期病患者往往多種病患集於一身(例如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所服藥物的種類、數量和服食指示亦變得更複雜,所以病人(尤以長者)

(1) 根本沒有能力明白及遵從指示;

(2) 容易忘記服藥。

  基於以上因素,家人應體諒病人的處境和心情,不要誤解或動輒責怪病人不合作和頑固,並加強溝通和協助,讓病人得到鼓勵,注意自己的健康。

溝 通

  長期病患者很多時都會以為自己是家人的負累,因而往往不想將自己在服藥上所遇到的問題與家人分享。所以家人的關心,即使是簡單的一句慰問,已可讓病人安心地分享自己的需要。
長期病患者與醫生或其他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亦很重要。很多時,家人都熱衷於充當病人的喉舌和耳目,其實若非是情況不許可,家人應當讓病人自己向醫護人員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亦要讓病人親自聽取醫生或藥劑師的意見和指示。家人的角色應該是溝通過程中的補充和輔助者,讓病人能直接參與、商討及決定自己的治療方案,從而對療程有更多了解和信心。

協 助

  有效的協助基於了解和體恤病人的需要,以下是一些協助家中有長期病患者的建議:

(1) 藥物服用:可向藥劑師請教,為病人設計一個簡單、合適及方便的服藥時間表,並預先將所服藥物分配在特別設計的藥盒內,幫助病人依時、依量服藥。當複雜的療程變得容易處理時,病人會更願意自行服藥。

(2) 藥物記錄:為病人準備一張藥物咭,記錄所服食藥物的名稱、服法及注意事項。藥物的種類、劑量和外型。無論在覆診或入院後,皆有可能按病情而有所調節,家人應注意任何改變,並時常更新記錄。此外,若有藥物敏感,亦加以註明。藥物記錄咭應隨身攜帶以作不時之需。

(3) 藥物儲存:留意藥物的存放環境,並時常檢查有否過期。不再使用的藥物應妥善棄置,避免混淆及誤服。詳程可向藥劑師查詢。

(4) 保持溝通:多向病人解釋正確服藥的需要並了解病人服藥情況。與醫護人員保持溝通,反映病人實際情況,若對藥物有懷疑或出現副作用,應即請教你的醫生和藥劑師。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