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中的黑暗面

* 衞達明 | 2014年09月

  C君乃公務員,在廉政署未成立前,C君服務的部門,貪污最為猖獗;而且他更是不用穿制服的,收入自然愈加豐富。他發達了!首先在某區開設麻雀學校,繼而創辦經營糖、麵粉商行;這商行由他的兄長和侄兒主理,另外起用一位初期在這商行作小廚師而精乖伶俐的青年作記帳員。

  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畜牧業突然冒昇,新界及各木屋區、郊區,大興養豬養雞行業,甚至小家庭亦有養三幾頭雞隻,以供過時節之用,飼料業因而興盛起來。

  某君乃港島首先開設飼料行的商人,可能因老本所限,難以繼續經營下去,夤緣結識C君,商談以轉讓客戶,換取商行僱用他個人。條件談判滿意,於是C君商行轉營飼料;名目上以侄兒輔助他,實質上直接認識新客戶。未及一年,那生意引路人,無聲無息地離開C君商行遁跡於人海茫茫中。

  這時候本港教會向市民派送奶粉、麵粉、麵條等食物,教會的不良份子,往往扣發這些贈品轉售給商人,以中飽私囊。那商行的記帳員,將教會剩餘贈品,自己僱車直接向教會收購,同時運去採購這些贈品的食物製造商,盈利盡歸己得。侄兒知道了,打算向叔父告發他,記帳員運用靈活口才,提出利益均分,侄兒亦願同流合污,詐作視而不見,坐地分肥。C君完全被朦在鼓裡,懵然不知。因重建關係,麻雀學校關門了。

  商行對記帳員待遇十分優渥,當他的兒子從家鄉來港時,特別在商行內架設小閣,供其讀書,當然食宿亦由商行供應。

  這時候C君兄長身故,C君亦相繼離世,老闆娘現身商行。名目上幫手睇鋪,實際作「監軍」而已!稍後侄兒也患不治之症辭世,改派兒子出商行工作。這少年不幸也患了頑疾,要離開香港,可保健康,於是移民國外去了。這時候商行獨有記帳員和老闆娘,此外,當然另有職工,這時候他更無所忌憚,為所欲為。記帳員有一絕招,每逢貨物出門或在碼頭收貨,當貨物在貨車上時,指令工友每包用探筒漏滿一斗,每斗重量約十磅;包包如是,除星期日休息外,每天約有一、二百包售出,有時三、五百包亦不出奇。風雨之日,食白果亦有之。如此一來,除價目賺取盈利之外,這一項非法偷取,所得不菲。

  後來他買樓、買舖,自己經營,老闆娘曾向街坊力斥記帳員不是:「不念僱主培育他父子之恩,見利忘義,冇良心。」其後這商行結束營業,甚至連舖位也賣掉。

  時至今日,記帳員年近九十而終。在他健在時,不再經營飼料,轉營其他行業;聞說自記帳員去世後,生意已大不如前,幸好舖位是自置的,仍然維持開門營業。

  香港商場中,猶其是中式生意,是力不到不為財,靠人是很難說的。難道是天理循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斯言誠不謬也!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