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之政府山

*鄭寶鴻 | 2007年11月

  1841年香港開埠時,當局將一幅位於現花園道以西,以及被上亞厘畢道、雪廠街、炮台里所環繞被稱為「政府山」的地段發展,並在此興建多座建築物,當中包括:

發展多楝建築物

  一、落成於1841年11月的郵政(總)局,所處地點約為現時財政司司長的辦公室,當時為一小屋宇,1846年才遷往現時為華人行地段的新址。 

  二、約落成於1843年的一座臨時港督府,所在約為現時的禮賓府,或兵頭花園的地段,1843年,中英雙方就南京條約的換文儀式,便是在此舉行。港督官邸後來設於灣仔春園(現春園街一帶)旁,到了1855年,才建成現時名為禮賓府的正式督轅,首位入住的港督為寶靈爵士。港督府於日佔期間曾經改建。 

  三、1845年4月17日,一間「雪廠」在現炮台里與雪廠街之間成立,早期的雪廠街曾被稱為雪廠路及雪廠里。雪廠是儲藏和發售自北美運來之冰塊者。雪廠對開處曾有一座雪廠街碼頭,因填海的關係約於1900年移至干諾道中,最後改為天星碼碩。


教堂洋行陸續興建 

  此外,位於政府山上之聖約翰教堂於1847年開始興建,1849年3月落成,成為當時的「殖民地教堂」,至於整座教堂的工程則延至1869年才完成。在教堂的西鄰,於1860年代,曾設立一間美商的「瓊記洋行」,該址後來改為俄羅斯領事館。領事館約於1905年遷往太子行後,該舊建築於1910年代被拆卸,改建為「法國傳道會」。後來曾作為「教育司署」、「維多利亞地方法院」及「最高法院」等政府機構,現時為「終審法院」。 
港督主持奠基禮

  在教堂對上處,於1847年興建一座布政司署,以作為政府的辦公大樓,約於1850年落成,亦作為定例局(即立法局,現立法會)之會議場所,由港督爹核士(戴維斯)主持奠基禮。經過近110年,才於1954年拆卸,連同舊雪廠,興建政府合署的東翼及西翼。原布政司署的所在,現時改為政府總部。

  在政府山上的建築物還有約落成於1850年的會督府,其旁則為落成於1851年的聖保羅書院,兩者皆位於下亞厘畢道。 

圖片說明


上亞厘畢道和港督府,約1900年。


現已改建為政府總部的布政司署,約1910年。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