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雜記

* 鄭寶鴻 | 2008年07月

  2006年,粵港澳三地聯合,將涼茶申報成為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使這種有「廿四味」或「十八味」配方的苦茶,又成為市民的焦點。

  1864年,華人才可在國家醫院(瑪麗醫院的前身)就診,但華人仍多往開創於1872年,以中醫藥治病的東華醫院求診,或光顧中醫藥店。至於傷風感冒和「身燒火 」的小病,則往往飲用一碗藥材(中藥)舖出售的涼茶,以作治療。

  1869年的《香港政府憲報》內登載,當局規定每艘運送中國勞工往美國,澳洲、南岸等地稱為「豬仔船」的船隻,須有一兩名中醫師及相當數量的指定中藥材,以備航程所需,大部份是「廿四味」及「十八味」涼茶的材料。由此可見,涼茶是十九世紀市民的主要治病藥物。

  1876年《政府憲報》的統計中,香港有中藥店164間,到了1881年,已躍升至243間,同時已有333名用中藥治病的中醫院。百多年來,不少中藥店均設有出售涼茶,而涼茶則各有不同的名稱,當中包括黃祥華的「神效萬靈茶」、德安堂的「萬應聖靈茶」、博濟軒的「甘露茶」、「午時茶」等等。這些中藥店多集中在當時稱為「太平山區」的上環及西營盤一帶,可用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來形容。這等涼茶大都以「清涼散熱、除百病」作標榜。1895年,疫症肆虐時,九龍油麻地有一間普濟堂藥店,作「施涼茶以治時疫」的善舉。1902年,有供奉黃大的上環太平山街「新孖廟」,亦供應每包沽一仙的「黃大仙聖茶」,以便善信治病。

  說到歷史悠久的涼茶店,最著名的是1897年,由內地遷至文武廟直街(荷李活道)117號的「王老吉」,以及1906年,在上環蘇杭街開設港行的「源吉林」後者,出售以「盒仔茶」為名的「甘和茶」。還有一間早期以「回春齋」及「回春堂」為名的「春回堂」。三者均有供應海外的包裝涼茶藥料出售,到現時仍生意鼎盛。

  二十世紀初,不少涼茶店在港九開設,包括荷李活道的一樂軒、永樂街的啟安堂,灣仔皇后大道東的人之初,以及九龍上海街以「單眼佬涼茶」馳名的春和堂等。靠近差館上街的―樂軒,是相連舖位,設有一可容十多二十人的長卓及坐椅和櫈,放置多份報章,可以一面飲茶,一面「嘆報」。

  當時涼茶的名稱,還有良茶、共和茶、免病茶等作招徠。雖然名為「廿四味」或「十八味」,主要成份為金纓子、崗梅根、黃連、苦梗皮、榕樹鬚、甘草等,但每家涼茶店皆有自己的「獨門秘方」。亦有加入苦瓜乾或水翁花等,一些涼茶店之產品甚至以後兩者作標榜。

  1938年,廣州淪陷,大量內地人士遷港,同時,多家內地藥廠及藥店亦在港落地生根,涼茶店亦大量開設。到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一切生活條件皆惡劣,提供簡單醫療作用的中藥及涼茶店,仍「一枝獨秀」。

  二戰和平後迄至1970年代,社會上的醫療條件仍未十分完備,為涼茶店的全盛期,當時的名店除王老吉,回春堂等外,還有孖鯉魚、大聲公、曾安堂、啟安堂、曾保安堂、唐祟山氏、關贊育、透心涼、有天知、大有益、萬應堂和九龍的春和堂、恭和堂、以及連鎖店的黃碧山,百吉等多間。至於王老吉,亦在港九兩地開設多間分店。

  當時的涼茶每碗(或杯)售一毫,相對開埠初期的售一文錢(一文不值的「一文」),已「升值」一百倍。不少涼茶店亦兼營五花茶、銀菊露、「崩大碗」甜茶,火麻仁、紫背天葵、竹蔗水和竹蔗汁等。一間設於荷李活道的竹蔗專門店-----公利,已營業超過六十年,但現已兼營龜苓膏及涼茶等飲品了。另一間,則為中上環及西營盤均有門市的賓記,其竹蔗水亦是遠近知名的。

  此外,亦有一兩間專賣人參茶及野葛茶水者,前者在中環威靈頓街的一間最為人所熟知。葛菜水最悠久是西營盤皇后大道西「雀仔橋」對面高陞戲院旁的一檔。現時灣仔莊士敦道的「三不賣」店亦很有名。

  1957年,「麗的呼聲」(亞洲電視的前身)有線電視開始播映。數百元一部電視機及節目的費用每月四十元,約分別為半年及半個月的薪金,非一般家庭所能負擔。不少涼茶店在舖內裝設一部電視機,以吸引「涼茶客」觀看,一毫一杯可看半小時,儼如一迷你影院,亦像現時供應球賽熒幕的餐廳和酒吧。當時為涼茶店的黃金時期,直至無綫電視於1967年啟播後,「涼茶電影院」才續漸衰落。

  另一打擊涼茶舖之原因是賴以生存之平租,戰前舊樓陸續拆卸,一毫一碗的涼茶是「捱」不過新樓的貴租者。可是,當時有不少新派的涼茶店,除經營各種冷熱飲品外,還出售各種雪藏糕點。高峰期的1970年代末,不少涼茶店用此種方式加以發展,飲品糕點外,還供應鹵水及煎炸食品,如魚丸、魷魚、香腸及串燒肉類等。時至今日,不少這類店舖在最繁盛的地點開設,但皆已不出售「利潤較淺」的涼茶了。

  戰後,每碗涼茶的售價為一毫(部份店舖包括回春堂售五仙),和報紙的售價相同。兩者的售價亦「掛鈎」,提升至約六元。

  1960年代,曾有一種「壽而康」牌「科學涼茶片」出售,但於三數年後消失。1970年代,開始有不少罐裝,膠瓶裝及紙盒裝的涼茶出售,當中包括老牌的王老吉。但幾全是適應年青人口味的甜茶,總欠缺傳統涼茶的那一股「苦盡甘來」、「苦口良藥」的味兒。因此,傳統的涼茶店,包括春回堂及春和堂等仍有一批固定的捧場客。

  捧場客當中,不少為衣著摩登的年青女士,他們過往對涼茶是不屑一顧的。據業者所述主要原因改用紙杯,衛生條件改善所致。

  時至今日,不少涼茶店用連鎖或專賣店形式經營。涼茶的種類亦有針對不同各種病症的多款,但多以售賣價格較高的龜苓膏為主,輔以可口及有保健作用的飲品如秋梨茶、茶蜜、桑寄生茶,以迎合老中青市民的口味。相信這是高昂租值之下,涼茶店的生存之道。


由威靈頓街西望皇后大道中,左二為老牌藥店誠濟堂。


約1920年的一街頭涼茶檔


青山道的涼茶舖,1985年。


由中環街市望閣麟街,約1938年。右方可見永春堂藥店。


約1980年的涼茶舖。


眾坊街黃碧山涼茶舖,約1975年。當時為每碗三毫。


彌敦道與亞皆老街交界的單眼佬涼茶,約1965年。


荷李活道的振隆米舖和公利竹蔗水店,1992年。

 


返回頁首